藏人屯墾區經濟貿易狀況

藏人屯墾區經濟貿易狀況

(一)前言:

從 1960 年在南印度 Karnataka州的Bylakuppe 建立第一個藏人定居屯墾區開始,在印度(29)、尼泊爾(10)及不丹(7)共建有46 個流亡藏人屯墾區,以務農為主的定居屯墾區有 24 處,以農工業為主的定居屯墾區有16 處,外加 10 個 以手工藝為主的生產事業處,迄今人數已達13 萬人之多。

(二)正文:

以印度流亡藏人的分布區域而言,南印度的Kanartaka州是最主要的集中地區。根據西藏流亡政府內政部的網站資料及官方統計資料(2002年9月),目前約有130,000萬西藏人分佈在世界各地,其中85,000個藏人住在印度,同時每年約有 500個西藏人從西藏逃至印度,這500個藏人以僧侶為大多數且幾乎落腳於南印度的佛寺。依據西藏流亡政府最近官方統計資料(2003年),目前分佈在南印度的藏人,近約43,000人,約佔印度流亡藏人的一半,是流亡社會的最大集中地,其發展也最為流亡政府所重視。下表為人口分布:

擷取

這五個屯墾區中Bylakuppe、Hunsur和Kollegal三個均座落於Karnataka州首府Bangalore附近三個難民屯墾區,其經濟狀況:

  • §Bylakuppe 屯墾區

西藏流亡政府內政部在此屯墾區設有農場計畫(Farm Project),負責執行農業的試驗和研究。也透過實作、試驗和組織座談會方試,引入「自然」和「有機」的農事方法。此屯墾區合作社正式創設於1964年,初始社員3,000 位。每五年一次,由持股社員選舉產生理事會。目前合作社公有土地28.75英畝。合作社的主管機關是流亡政府秘書處,理事主席由內政部派任,目前的職工人數65~70 位,推動企業、農業和小型交易等的職能,包含位手工藝中心、藏香製造、加油站和麵粉廠等其他分支單。其主要業務如下:提供農業資材(種子、堆肥等)、提供曳引機協助犁田、提供社員和屯墾區成員的資金借貸等等。此外,合作社於每個村落建設穀倉,提供作物儲存設施,協助農產品的銷售,其分支單位(branch)也會舉辦座談會,教導社員如何使用曳引機和地毯編織。

  • §Hunsur 屯墾區

本屯墾區也是以農業為主,耕地1,615英畝,其中48.3%種植玉米,18.8%種植棉花,33.0%的耕地閒置。玉米為最重要的作物,1998年以來,豆科植物和棉花逐次受到歡迎。棉花每年的4月~5月種植,10月~11月收成,大部份由印度大盤商以買斷方式包下。屯墾區是紅色砂質土壤(red sandy loam),易於犁田等農事操作。由於區內高溫,土壤的水保設 施缺乏,短期間內乏水用,是最大的問題。另外,大象和野豬在收成時期會出沒踐踏農作物,也甚為困擾居民。

  • §Kollegal 屯墾區

在農業生產方面,屯墾區有農業土地 2,420 英畝,玉米是本屯墾區唯一的現金作物。合作社別1974 年成立,現有社員人數2,805 位。合作社的理事會有 理事九位,由社員直接選舉產生。內政部派任合作社秘書,監督合作社的日常運作,其職能和其他屯墾區的合作社大同小異。但因 Kollegal 有嚴重缺水問題,因而合作社有供水服務,負責維護、維修和舖設新管線,以確保提供足夠飲用水。水源來自六公里遠的山泉,一月至五月乾季期間,每隔一天提供半小時飲用水,或每星期僅提供一次。

(三)結論:

我們知道農業生產是西藏流亡屯墾區第一、二階段最主要的經濟活動,尤其對南印度而言,更是如此。雖然西藏人原本是以畜牧業為主,不善農耕。但是後來透過 Swiss Technical Corporation 等國際援外組織的協助,不只提供藏人曳引機設備,還教導他們新的品種(玉米和稻米等)和耕種技術,建立生產合作社,使得藏人很快就學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技術,在 1980 年代在經濟上就能自給自足了。不過,由於氣候不穩定,降雨不足,再加上長期施用化學肥料,地力轉差,收成大不如前。為了解決農業生產下降的問題,流亡政府近年來開始鼓吹有機農業,希望透過自然耕種的方法,一方面讓土壤恢復均衡,一方面可以節省購買化學肥料和農藥的支出。另外,從生產和經營的角度分析,可以摘要如下:

(1)勞動力:

農戶的勞動力年輕,由於耕種土地狹小,又採單期作,故勞力過剩,花在農業的工作時間,平均一年只 3.1 個月,顯然有嚴重的失業問題。

(2)主要經濟作物依序為:

玉米、芒果、稻米、黍子,都不具有高經濟價值。

(3)主要經營困境依序為:

缺乏灌溉用水、土壤貧瘠、耕地面積太小。

(4)產製銷輔導措施的需要依次為:

提供灌溉用水、協助土壤改良、確保作物儲存和食品安全。(本文引自翁仕杰,2004)

 

 

No Comments Yet.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