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默涵 (醫學系二年級)
°興趣專長:看影集、文宣/美宣
為什麼要去當「國際」志工,台灣難道不需要幫助嗎?2012年去尼泊爾當國際志工前我曾思索過這個問題,當時我沒有答案,就這樣一股腦地去了尼泊爾。14天回來後,甚至到現在,我仍不確定自己有沒有得到解答,但我有了些想法……
黃昏時刻,正值海水退潮,成千上萬隻的海星被海浪沖到沙灘上來。脫離海水的海星,像失去母親的嬰兒,痛苦地扭曲牠們的身體,掙扎著想要返回母親的懷抱。但海水卻越退越遠。一個來到沙灘玩耍的少年,看到這幅景象,就彎下腰來,撿起被沖上岸的海星,一一擲回海中,以免牠們因脫離海洋過久而死亡。
遠遠走來一個在沙灘漫步的中年男子,看著忙碌的少年好一會兒,搖搖頭說:「被沖上來的海星這麼多,你不可能將牠們全部扔回海中。而且,今天扔回去了,明天可能又被沖上來。將這裡的海星扔回去了,世界上其他地方又有更多的海星被沖上岸。難道你不知道自己再怎麼做,結果都一樣嗎?」
「我知道,」少年笑一笑,彎下腰,又撿起一枚海星,將牠擲回海裡,說:「但是對這一隻海星來說,可就不一樣了。」
〈拾海星的少年〉這個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。德雷莎修女曾說過,我們無法做大事,但我們能以大愛做小事。一個人的力量很小,一個人能做的事少之又少,一群人的力量可能多了些,但縱觀全世界,能做的事仍然很少,但它可以是個起點,一個改變。雖然國際志工在當地能幫助到的人佔少數,服務時間也只有一個多月,甚至一輩子去那個地方就那三、四十天,對當地的影響力有限;然而,我們帶去的計畫可以是一顆種子,一個開始,相信我們的付出有在當地萌芽的可能,是我作為國際志工的信念。
自從西元1959年達賴喇嘛出走西藏,流亡到印度至今,不斷有藏族人從中國流亡到印度,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。在2015南印度團成果分享會的尾聲,團員們播放了他們剪輯的回顧影片,影片中的字幕深深感動了我,它說:五十年前,藏族人因為他們的信仰,被迫來到異鄉重新開始;五十年後,他們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,活出藏族人堅韌的生命。雖然歷史的傷痕依舊存在,雖然他們仍在為了追求宗教自由與和平而奮鬥,幸好有堅定的信仰,讓他們得以在異土撒下希望的種子,萌芽、成長、繁榮。國際志工團隊為當地帶來的計畫,不也像顆種子,在他們心中埋下希望嗎?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