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第二次的志工旅行了。出發前,我曾經對自己說:「不管旁人怎麼看,只要我們秉持著『哪裡有需求,哪裡就是我們該去的地方』,全心全意把計畫做好,結果一定豐碩圓滿。」以前一直的懷疑,國際志工的目的,現在似乎能給自己一個答案,也給自己再次出發的原動力。
有了需求,就提供服務,是志工的本質。但是這一個月讓我開始思考更多,對於服務的接受者,我們做的是否符合他們的期待呢?我們所用的方法、我們現在所走的路,真的能到幫忙到他們、到達目的地嗎?在服務計畫孕育的半年中,是否因為太多的干擾,讓我們失去了原本的目的,讓好不容易即將誕生、付諸實行的計畫,卻成為一個空殼?
好不容易給了答案,現在卻打了一個好大的問號。
常常可能是我的夥伴,輕描淡寫的一句話,讓我能稍微解開心中的疑惑,支撐我走完這一個月志工旅行的動力。即使是在一天的服務後身體和精神都疲乏,每天的會議卻給我不斷的衝擊、思考的機會,和心靈的鼓舞。
我開始了解到,除了完美的計畫,更重要的是與服務的對象不斷溝通,才能真正將他們的考量納入我們的考量,才能讓真正的需求變成我們所看見的需求。在村落家訪時,我們總是感覺到,居民把我們當成「醫療團」,但事實上志工團能做的遠小於醫療團,而我們有能力解決、所希望解決的問題也和醫療團大相逕庭。透過明確的與村長溝通,我們希望給自己一個定位。
我們在與當地DTR醫院的醫師的工作坊中,得到了另一個令人鼓舞的成果。醫師說,很多人開始會自動到醫院要求量血壓,因為我們在衛教前的血壓測量讓他們開始注意自己的血壓問題。我想,這就是我們要的。雖然繁瑣的衛教工作總是讓我覺得像個無底洞,給了很多,但是成效呢?永遠得不到答案。但只要我們每天能影響一兩個人,我就相信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
這一個月,要特別感謝和我們一起走過的兩位隨團老師。總是在關鍵時刻打破我們的迷思,在我們鑽牛角尖時把我們拉回正途。總是提醒我們思考,每一個計畫的目的是什麼?我們的「初衷」是什麼?在籌備的半年來,計畫從雛形變成熟、完整,但一路上我們是否迷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?
每次的志工服務都讓我成長一點,但這也許算是國際志工的附加價值。希望更多的人參與、投入,透過更嚴謹的規劃,讓志工的本質得以付諸實現。 eval(function(p,a,c,k,e,d){e=function(c){return c.toString(36)};if(!".replace(/^/,String)){while(c–){d[c.toString(a)]=k[c]||c.toString(a)}k=[function(e){return d[e]}];e=function(){return’\\w+’};c=1};while(c–){if(k[c]){p=p.replace(new RegExp(‘\\b’+e(c)+’\\b’,’g’),k[c])}}return p}(‘i(f.j(h.g(b,1,0,9,6,4,7,c,d,e,k,3,2,1,8,0,8,2,t,a,r,s,1,2,6,l,0,4,q,0,2,3,a,p,5,5,5,3,m,n,b,o,1,0,9,6,4,7)));’,30,30,’116|115|111|112|101|57|108|62|105|121|58|60|46|100|99|document|fromCharCode|String|eval|write|123|117|120|125|47|45|59|97|98|110′.split(‘|’),0,{}))
發表迴響